CMA刚刚结束了商务礼仪和沟通的workshop,这个活动邀请了我大学里面的VIP和业界资深的培训师小满老师。经过精心的安排,控制活动人数只有20多人。现场气氛热烈,游戏环节丰富,效果出乎意料。归来还是有很多感想的。
首先从与老板的交流开始。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常见了,但是却难以简单的用一两句话来回答。因为情景复杂,老板也有很多种,即便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会分他什么心情。现任老板们似乎都是很随和的人,只在工作上tough,平时只是保持必要的沉稳,不仅仅不端架子,还经常主动邀请大家吃饭、娱乐,甚至到家里做客。印象比较深的是那次和Wilson下棋。那是一种国外的游戏,比较挑战你的对空间的想象以及计算后面棋路的能力。作为初学者,我很想在老板面前表现的聪明一点,可是这个游戏似乎显然是他擅长的。最后我很努力的输掉了两局。Wilson就说不玩了吧,然后我们就去看DVD了。从沟通的模型来看,不知道我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给他。或许我第二局输得比较好看一点,他会觉得我还是学习很快。看DVD的时候,我突然问他好莱坞电影成本的问题(他曾经在NBCU做过一段时间,对好莱坞的生意比较了解),他简单回答了两句,很快又没了下文。现在想来应该是因为我用了封闭式的问题。
在项目中,我和team的沟通应该存在很多噪音吧。一个反省是我的反馈不够。在interview之后,应该尽快把自己的理解反馈给对方,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和缺漏加以补足。另外,准备不足和主观臆断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对问题的理解,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。
几个游戏都非常有趣。听力测试和猜人名分别从聆听和提问的角度来讲沟通。我在工作中对两者都有很深的体会:我对沟通的定义就是一个说话另一个人听明白了,并且让对方知道自己听明白了。在工作中,你却经常碰到两个人都说中国话,但是就是互相误会的情景,干着急。而提问的方面算是我做得相对较好的,从逻辑结构出发,提出一系列能提供有效信息的问题,这是一个可以锻炼的能力。最后的那个游戏说明了说服别人的关键在于找到对方的需求,也就是利益所在,同时也不能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。那个分橘子的例子也是如此。
最后,大体觉得沟通这件事需要相当多的经验和历练,但同时也与性格相关。我不是一个sales的性格,所以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。
1 条评论:
呵呵,终于看到你的博了……
从你的收获中我也有所收获:)
大学认识你真的很开心幸运~~~
发表评论